从2009年到2018年
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已走过10年光景
这个目前中国唯一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作品
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奖的竞赛平台
见证了80后的梦想,看见了90后的希望
10年,近3万份参赛作品
10年,近500万人次的投票参与
10年,两岸三地40多所高校的实力较量
4所海外知名设计院校的战略合作
10年太长
足以留下许多岁月的剪影
10年又太短
如同白驹过隙让人不及
到今天,第十届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
即将进入最后阶段
1995年,瑞德设计两位创始人李琦和晋常宝,知遇伯乐——当年刚从上交硕士毕业的方太“少掌门”茅忠群,成功将毕业设计作品转化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抽油烟机。
2009年,在瑞德设计诞生十周年之际,两人决心为万千工业设计学子打造一个筑梦舞台,并许下十年之约。
立誓容易,守约难。“办比赛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人。从参赛同学、院校老师、评委、到志愿者和观众,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也要让所有参与者感受到温暖与收获。”晋常宝如是说。
10年筑梦,瑞德设计与各院校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年到了办赛的时间点,还未到宣传期就能陆续收到众多高校的参赛作品。
与其他工业设计专业赛事相比,瑞德设计举办的优秀毕业生邀请赛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了社会评价体系。
第九届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评委一览
除了设计界人士,评委们还包含企业、艺术、媒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精英。两位创始人相信,设计是面向全社会的,引入各界评价能够全面地定义一个设计的好坏。
扫描二维码 观看第八届明日之星获得者黄佩瑛的答辩现场
邀请赛对于现场答辩的十强选手采取了多维度的评判标准。除了考量他们毕业设计的创意价值,还设置了社会价值、投资价值和现场感染力三项标准进行打分。
第九届明日之星获得者谢卓 决赛答辩现场
多维度的价值评价体系让年轻选手们对设计的理解更加脚踏实地,也让他们思考,未来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
从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走出过不少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龚华超就是其中一位。
2013年他带着自己毕设作品BrickBot-大广场施工工业机器人来到第五届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成熟的作品与超越年龄的现场演说力,使他成为当年的明日之星大奖的获得者。
站在舞台中央的他自信而笃定:“有了想法,我就要做到最好。”他与邀请赛的缘分来自于大三时的一次参观:“当年十强作品之一的无人机让我十分震撼,我也想做出这样出色的项目来参赛。”
原杭州市副市长徐文光给龚华超颁奖
第五届邀请赛成为了龚华超追逐设计梦想的中点站,此后,他加速成长。去年,26岁的龚华超已拿到设计界最高含金量大奖的大满贯,包含德国红点设计奖至尊奖、iF国际设计奖、美国IDEA奖以及日本G-Mark奖。
丹麦王子会见龚华超 | 其开发的Nums智能键盘膜
十年坚守的设计初心、十年的企业-院校-社会联动、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为工业设计行业培养了一批未来创新力,也为自身累积了庞大的影响力。
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50进10网络投票部分数据
今年,各参赛院校共递交了3300件海选作品。通过高校首轮筛选评出140件,随后递由专家打分评选出50件作品。而最终能够入围决赛的作品采用专家评分占80%、网络投票占20%的加权评分方式。
50-10网络投票数据
经过层层选拔,第十届瑞德优秀毕业设计邀请赛十强正式诞生。 9月22号,他们将在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进行答辩,现场角逐包括瑞德明日之星在内的8个奖项。